我国全面检测福岛附近海水,保障沿海地区海洋健康

在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12周年之际,我国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组织开展了福岛附近海域大规模海洋环境监测。

此次监测覆盖了从福岛第一核电站开始向东延伸约1000公里的范围,重点监测海水放射性物质含量、海洋生物放射性活度和海洋沉积物放射性水平。

监测结果显示,福岛附近海域的海水放射性物质含量远低于国际安全标准。海水中的放射性碘131、铯134和铯137含量均未检出或低于检出限。这说明我国沿海地区海水未受到福岛核电站事故的显著影响。
为了保障我国沿海地区海洋安全和公众健康,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自事故发生以来,持续开展福岛附近海域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监测放射性物质的扩散情况和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监测方法

此次监测采用多种监测技术和方法,包括:海水采样和放射性物质分析海洋生物采样和放射性活度测量海洋沉积物采样和放射性水平分析监测工作由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牵头,联合相关省市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共同实施。

结论

我国全面检测福岛附近海水,保障沿海地区海洋安全,监测结果显示,海水、海洋生物和沉积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含量均处于安全水平,未受到福岛核电站事故的显著影响。这为保障我国沿海地区海洋安全和公众健康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